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凯发K8国际首页|为我收藏的万余张老照片办展览(图)

发布时间:2025-10-15 17:59:37    次浏览

为我收藏的万余张老照片办展览 72岁“月光族”历时20年收集老照片,谈及梦想他说:杨化君的家里存放着各个年代的老照片华商晨报华商响网记者陈思摄本报讯(华商晨报华商响网记者翟旭实习生邓秋晨)72岁的沈阳市民杨化君用了20年的时间来定格历史,在他看来,留存历史的方式除了文字和记忆,照片是更清晰的方式。为此,在20年的时间里,杨化君收集了万余张老照片,从清末到新中国建设,从开国领袖到普通人生活,发黄的照片如同斑驳的记忆,在年逾古稀的时候,杨化君梦想着这些照片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展现历史的时候,每个普通人也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曾用两个月工资换来一张照片在沈河区榆树屯小区,稍微年长的居民都听说过杨化君痴迷老照片的故事,杨化君却很难解释自己如此沉迷的原因:“我一没学过美术,二也不会摄影,就是一看到老照片就走不动道,看中一张照片如果不拿下就睡不着觉。”工作的时候因为要照顾家庭,杨化君只能将自己的爱好深深埋在心里,那时候杨化君更多的是要靠从别人手里要来照片。直到退休后,生活开始好转,杨化君从1995年开始大量地收集老照片,而且一发不可收拾。20年对一个人来说是生命历程的重要部分,但对杨化君而言,不过是痴迷老照片的片刻而已。刚开始收集照片的时候,杨化君的工资并不多:“每个月才200多,”即便如此,杨化君仍然把工资的最大支出放在了收集照片上,一张末代皇帝溥仪的照片是杨化君的宝贝之一:“这张照片就是380元收的,意味着我至少两个月不吃不喝才能攒够钱。”老人至今仍对20多年前错失的一组照片痛惜不已:“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的时候我在一个动迁地区碰到一组大概20张左右的照片,是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的照片,卖的人说少300元不卖,当时我没有那么多钱就去想办法凑钱,等我钱凑齐了照片被别人买走了。”儿女支持父亲的梦想这万余张老照片究竟花费了多少钱,杨化君算不出所有的花费,只是说:“花多少钱是不知道了,反正这些年,每个月都是月光族,每月1800元的退休金,除了基本的生活费用,全都用来收集老照片,到现在也没有存款。”让杨化君颇为欣慰的是,“我3个孩子没反对过我收集这些老照片,有时候我看好一张老照片,女儿还赞助过千八百块钱的,不过一般我不会管他们要钱。”虽然不能留给孩子们更多的物质,但杨化君希望能够把历史的记忆流传给下一代,稍微有些无奈的是,儿女们虽然不反对杨老收集这些照片,但是对于继承这些老照片没有兴趣。回忆老照片记录了历史人物和建筑上万张老照片中有一些特别珍贵,杨老拿出一个个照片给记者介绍,“这张当初我在怀远门内的古玩市场遇到一个卖照片的,170元钱没犹豫我就买了。后来有个老板出1200元钱要买,我没舍得卖。”杨老一边翻出一张张老照片一边说出这些照片的年代和故事,这张是1949年的结婚照,那个年代的结婚礼堂不同于现在的礼堂放着新郎新娘的结婚照,而是在礼堂中央悬挂着毛主席的照片,也是那个年代的特色。有一张是奉天“同善堂”,上世纪30年代的建筑,上世纪60年代时拆除的。杨老说:“我小的时候就住在这附近,经常到这里来玩,现在我还依稀记得当时的景象。当我在一处旧物市场上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就感觉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二话不说这照片必须买下来,它是我童年的记忆啊。”还有一张是1959年的儿童彩色艺术照,照片上的颜色是后期加工上去的,那个年代的艺术照上面写着“把青春献给祖国”。梦想展览出来,让更多人了解杨老曾经也给辽宁省档案馆和沈阳市档案馆捐过一些老照片。“大概有300张吧。”杨老回忆,“档案馆也给我颁发了荣誉证书,现在看着荣誉证书还能回想起我曾经收集的那些老照片。”杨老现在梦想就是能把这20年来收集的老照片整理好,展览出来,“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照片太多,而且种类也很复杂,要是有专业人士能够鉴定这些老照片,并把他们安年代和内容归类就好了。最后我就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老照片,让这些过去的建筑、人物、事件通过照片让现在的年轻人有所了解,让一些老同志回想起过去的经历,这些老人们的经历是宝贵的财富,照片记录下来就是要给人们看和分享的。”对于如果有人要买照片的问题,杨老思索了一会儿回答:“当然现在让我卖我也舍不得,它们已经陪伴了我10多年了,不过我年龄大了,早晚有一天这些照片要传承下去,儿女能继承最好,不过我也不强求。真有人看好啦,而且有能力保存好它们,我希望我的宝贝们有个好去处。”